保险公司如何估值?

保险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,它不生产产品也不提供实质性的服务。保险公司收取保费,提供对特定不利事件发生时的保费支付,其实更像是提供了“赌场”服务。

保险业相比于制造业等行业有着显著的区别:

1 收入:保费需要在当期和以后期间区分。

2 成本:收入保费的同时需要根据保险合同估计后续的保险责任,即成本在初期不发生,需要大量的估计、假设。

3 资本结构:保险公司有着大量的保险责任负债,因此杠杆率极高。

4 外部监管:保险公司是公众利益公司,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都会受到严格的监管。

那么保险公司估值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呢?

1 业务类别:财险和寿险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两种业务。通常来说,财险具有明显的周期性,而寿险业务的利润受精算的影响极大。寿险在保单初期赔付少、计提的准备金多;而后期赔付多、计提的准备金少。

2盈利能力:保险收入的递延是否合理(财险)、保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是否足够(寿险)。特别是保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取,金额大、占比高、主观性强,分析时需要特别谨慎。

3佣金费用率:保险行业的佣金费用率占比较高,不同渠道的佣金费用率可能差别很大。

4投资收益率:保险一方面是要以极低的成本获取保费,另一方面就是投资收益率是否足够高。当然,对比投资收益率还得看投资的标的是什么,拿权益投资去和固定收益做对比肯定是不合适的。

5偿付能力充足率:不同的监管要求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要求是不同的,监管会计的基础也是不同的。但无论哪种基础,总的目标是一致的,就是防止保险公司去承担高风险获取高收益,因为这与客户的利益相悖。因此,只有在相同的监管要求且偿付能力数据接近时比较收益率才有意义。

6 经济环境:经济如果处于下行环境中,无论是财险还是寿险的业绩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眼前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,谁还会去考虑几十年以后的保障呢?

(以上仅为作者个人对会计准则、税法、估值的理解,不能替代任何对会计、税务、法律的官方解读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)

2022年2月28日 15:51